学院团队赴俄参加“2017阿斯图相聚克里米亚”活动

日期:2017-05-22 作者: 点击:[]

2017年5月6日起,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团队开启了由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举办的ASRTU Forum in the Crimea (“Alushta 2017”)活动。阿斯图联盟中俄高校在飞行器设计以及航空航天工业新材料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本次为期一周的论坛,中俄大学生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开展了航模飞机竞技等比赛。本次活动也加强了中俄专家、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及思维碰撞,激发了中俄两国学子畅想未来小卫星发展远景的想象力和创新热情。

在“现代飞行器设计中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的使用”的研讨会上,莫斯科航空学院的教授以丰富的数据与图表,向我们展示了俄国等国家的飞行器寿命保障与维修成本的关系,提出了延长飞行器设计产品周期的两个方法。

在中俄大学生飞行器设计限时方案比赛中,我院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自主设计了飞行器。从材料准备到方案设计,再到实体制作,到最终试飞调制修改阶段,这其中的每一个阶段耗费了我们大量心血。我们忘不了中俄同学们为了研讨飞行器设计方案工作到凌晨的激昂场面,忘不了团队人员齐心协力制作机翼,引擎的热火朝天,更忘不了大家因为飞行器试飞失败后又数次改进的少年豪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全程是由莫斯科航空学院的十几个同学组织策划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没有任何老师的监管,并且没有出现任何的小差错,这让我们体会到了俄罗斯学生很强的综合能力,这也是值得我们中国学生学习的。一个学生的能力,不能只体现在分数成绩上,更要注重培养组织、协作等综合能力。

在塞瓦斯托波尔,我们参观了全景“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1854-1855”博物馆,里面是一幅描绘战事的著名全景场景图,墙上的图像和地面的实物相结合,使得战争场面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目前世界上60个最大全景图之一。此图由俄罗斯彼得堡艺术科学院画家富兰茲·鲁博完成,巨幅画布(长115米,高14米)反映了1854—1855年著名的俄、英、法、土,在萨丁王国克里米亚战争中的片段,即塞瓦斯托波尔英勇保卫战,画面向我们展现了1855年6月6日75000俄军打退在数量和装备上占优势的173000英法联军的场面。这块土地包含了战争的风霜,有无数英雄人物突显,前赴后继。正是经历困苦,克里米亚这块神奇的土地才能显示出其独有的魅力。普希金当年虽是被沙皇流放至此,但写下了很多有关这里的诗歌与文章,托尔斯泰当年要不是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对他触动巨大,俄罗斯历史也许不会有这么一名伟大的作家,契诃夫当年为了治病在医生建议下到了这儿,一住就是五年,很多著名作品都是这里完成的。高尔基、布宁,音乐家沙拉滨,还有很多-----沉浸在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中,被这样宁静安详的城市所吸引,感受这一片土地独有的纯粹。

莫斯科航空学院阿卢什塔研究中心没有都市的繁华,没有集市的喧嚣。整个校园坐落在黑海旁边,活动之余,我们且游且学,在所住寝室外的小树林中,总能看到一双双鞋子挂在枝头,据说是当时建校区的时候,学生们日以继夜地工作,在建成校区之后将鞋子挂在旁边树林,以纪念并且把这份刻苦努力的精神传递下去。不禁让人想起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我们与世界相遇,我们与世界相蚀,我们必不辱使命,得以与众生相遇。”莫斯科航空学院作为俄罗斯最优秀的航天科技大学,大部分俄罗斯的航空航天科技成果出自于此。有幸能与莫斯科航空学院的前辈们同在一个地方学习工作,实乃我们之幸事。在黑海畔,常能看到游船经过,不禁能够感受到曾经的苏联黑海舰队纵横黑海地中海的强大军事力量;在研究中心的Green Theater,听着俄罗斯小伙伴们讲述莫航饱经风霜的历史,感受到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在雅尔塔的小山丘上,迎着黑海彼岸吹来的海风,看见万丈阳光透过云层,然后倾斜在沙滩上,感受到莫航人文与科学交辉的深厚底蕴。

回顾过去,所有的远行都是一段刻苦铭心的回忆。看尽异国风华,可能到时并未察觉,但是现在细细想来却是感触深刻。重新审视,思考更多,感受到的远远不只是活动本身。对于身处银河系荒凉偏僻的旋臂上,微小的太阳星系中,一颗渺小蓝色星球上,尘埃一样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上生活游学能有什么意义?在宇宙的时间长河中,我们不过百年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在我看来,出发,就是最大的意义。

最后,诚挚感谢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与国际处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和奖学金,也衷心感谢老师们同学们的关怀。学无止境,气存浩然。

相关阅读: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英文简称“ASRTU”,中文简称“阿斯图”)成立于2010年末,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发起成立,是中俄两国工科精英大学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非营利性组织,成员单位共50个,是我国“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框架下高等教育领域有效交流平台。联盟汇集中俄精英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中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促进两国创新型经济的共同发展。由中俄双方大学生设计研发的首颗微型卫星,有望在2020年升空。重庆大学作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正式成员,长期组织参与联盟活动。

(作者:朱伟斌、邓勇 图片来源:朱伟斌 编辑:尹瑞森)

上一条:学院学生风采--最闪亮的科研新星:付... 下一条:“虽败犹荣”-记学院17年研究生足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