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师生参加学校“中国航天日”科普报告

日期:2019-04-22 作者: 点击:[]

201942014:30,探月工程四号重大生物科普载荷项目成果汇报在重庆大学A区主教504室拉开帷幕。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载荷科普试验载荷总设计师、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谢更新面向现场百余名重庆大学、礼嘉中学师生作了题为《揭秘月面上第一片绿叶》的报告。报告由重庆大学科协秘书长刘敢新主持,航空航天学院40余师生出席听讲。


报告主要分为:我国探月工程概述、在轨工作情况、立项背景、总体方案、研制历程、影响及意义六个方面。

谢更新首先对中国探月工程的基本情况作了概述:中国探月工程按照“探”、“登”、“驻”开展规划论证,是全国重大专项工程。在2020年前,“探”又分“绕”、“落”、“回”三个阶段分步实施。“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主要完成的是“绕”的工作,实现了对月球全球性与综合性环绕探测,“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负责的是“落”的工作,实现了对月球的软着陆,在月球表面进行探测和实验。而“嫦娥五号”将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届时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谢更新表示,后续探月规划将以无人探测为主,推动人机联合探测,通过科学牵引促进工程和技术创新。


随后谢更新描述了科普载荷正在着陆器落月后的具体工作情况:刚落月时,科普载荷内部生物仓情况与在地面时的状况基本一致,种子和土壤都保持完好,没有出现失重洒出的现象。而在这一过程中,别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出现了问题。在顺利完成防水后,工作人员监测到了发芽现象,叶片也很快长出。确认幼苗成功存活后,项目组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


为什么会诞生这个项目?谢更新表示,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充分发挥探月工程在科技领域的牵引带头作用,激发社会公众探索宇宙的热情和创新潜力,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月面微型生物圈科普载荷在国家选拔中脱颖而出。其创意是来源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微型生态系统的雏形。

谢更新还介绍了在设计方案时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拍照用的相机无法调焦、需要严格的材质要求(抗高低温、抗辐射)以及拍照时镜头会出现水雾等。随载荷登月的物种也需要经过层层的筛选,从最开始的乌龟、仙人掌到最终决定送上月球的酵母、果蝇、马铃薯、棉花、拟南芥等,项目成员遴选淘汰了上百个物种。科普载荷的关键技术设计复杂力学环境下的生物固定技术,月面自然条件下的导光技术,月表高真空、宽温差条件下的自主控温技术,高湿度条件下相机防雾成像技术。在研制过程中,为解决不断涌现出各种技术难题,项目成员们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几个重要实验室。

报告会的最后,同学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提问的同学还获得了赠送的科普读物作为纪念。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还参观了教育部深空联合探测研究中心中心试验基地。


重庆大学牵头主持的生物科普载荷项目成果在今年1月公布后,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国家航天局、欧洲航天局、SPACE X等知名航天院所和企业纷纷发文祝贺,国际顶级研究期刊nature杂志也作出了相应报道。该项目探索了在月球表面低重力、强辐射、自然光照条件下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作用效果,为我国下一步探月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宣传我国探月工程成果,激发人们对宇宙探索和科学研究的兴趣,推动生物学知识的普及等方面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方美婷     图片来源:方美婷、刘寒    编辑:尹瑞森)




上一条:北京理工大学胡更开教授出席工程科... 下一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Konstantin Novo...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