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全部>
学院动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访问航空航天学院并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11-21 | 作者: | 阅读数:

       2023年11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万林应邀访问航空航天学院,与学院班子及教师代表座谈,指导学院学科建设,并在A区理科楼010教室出席由工程学部主办的工程科学前沿讲坛,作了题为“空天地一体化时代的数字科学与智能技术”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卫国教授主持,学院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及工程学部师生70余人参加。



       李卫国首先代表学院对郭万林院士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报告人作了简要介绍。郭万林院士于1981-199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学习并获得飞机结构与强度学士、固体力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澳大利亚、波兰、德国、美国、新加坡、日本、挪威、加拿大等国工作、授课、访研。199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基金;1999年获聘长江学者;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因“对宇航结构完整性耐久性和纳米力学的持续贡献”获ICCES Eric Reissner Award;202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在航空航天领域,郭万林院士面向飞行器安全和智能化的需求,长期从事飞机结构疲劳断裂和低维功能材料与固-液界面力电磁光热耦合的物理力学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郭万林院士的报告以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为开端,由浅入深地向在场师生介绍了飞机结构疲劳以及智能检测等前沿领域内容。据介绍,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速度两个核心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光纤通信技术,低损耗光纤通信发展到至今的5G技术速度非常迅速,光纤也不断地向应用化转变,例如光纤应变传感器以及光纤温度传感器等的出现均验证了这点,也正是因为光纤通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速度才能从以前的同轴电缆速度40~565Mbps发展到如今的10Tbps。这两方面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为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北斗系统以及Starlink系统的建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后郭万林院士介绍了数字化孪生技术的发展以及飞机耐久可靠性问题的重要性,并以Spacex公司近年来对可回收式飞行器技术的发展为例,介绍了现有理论是落后于实际应用的,Spacex公司的大量实验是建立在其雄厚的经费基础上,对于可以大大缩减经费支出的数字孪生等可预测设计的技术而言,其技术的可靠性以及成熟度仍需提高,但技术发展成熟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着巨大影响。郭万林院士也对近年来其团队在飞机结构疲劳断裂方面所做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并强调了数字科学技术与理论模型结合对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巨大提升前景。报告最后郭万林院士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作了展望,并简要介绍了面向未来能源、生态和智能挑战的基本科学问题和水伏学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



       郭万林院士的报告十分具有前瞻性,让现场师生收获颇多。报告结束后,大家就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郭万林院士认真倾听并耐心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还详细分享了自己对“三维疲劳理论”研究方面的科研心得以及科研感悟。最后,彭向和教授代表工程学部向郭万林院士表达了诚挚感谢,并赠送了纪念奖牌。



(撰稿:宋文浩   摄影:李蔚    编辑:尹瑞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