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窗
【11月21日】超高周疲劳-关键问题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7-11-20 | 作者: | 阅读数:

报告题目:超高周疲劳-关键问题与挑战

报告人:洪友士,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

报告时间: 2017年11月21日 15时00分

报告地点:A8204

摘 要:

       在低于传统疲劳极限的循环应力下,高强合金仍可能发生疲劳损伤和断裂,相应的疲劳断裂周次在107以上,这即是超高周疲劳。金属疲劳研究虽已久经一个半世纪,而萌发于上世纪80年代的超高周疲劳研究成为了疲劳研究的新兴领域。一方面,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和初始扩展机制与高周、低周疲劳范畴的情形不同,新的疲劳机制有待于揭示;另一方面,众多重要的工程结构和部件,如飞机、高铁、桥梁等,需承受107以上乃至1010载荷周次的安全服役寿命。本讲座将讲述超高周疲劳的关键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超高周疲劳?为什么要研究超高周疲劳?超高周疲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超高周疲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超高周疲劳尚不清楚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

报告人简介:

       洪友士,博士,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科力学所所长、副所长。现任国际期刊“Fatigue & 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Structures” 主编;“Science China –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副主编;《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力学组成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研究领域为材料力学性能,断裂力学与结构力学。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专利13项。获1996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获奖人);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获奖人)。曾获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全国(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998年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1999年度中科院“华为奖教金”,获2011年度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获2016年度中科院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工程学部

承办单位: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欢迎各单位师生参加,并针对有关问题现场提问。



extend1 extend2
extend3 extend4